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商洛学院薛晓东:扎根地方赋能乡村绘就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4-18 点击数量:

在陕西省东南部的秦岭南麓,商洛市静静坐落于此,与鄂豫两省交界。长期以来,受限于交通不便与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这里的农业发展较为滞后。然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身影在默默为改变现状而努力,他就是商洛学院的一位博士教师——薛晓东。作为商洛市科技特派员以及商洛学院 “根植地方先进个人”,他一直将目光紧紧锁定在当地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状况上。

阳光讯(记者 崔伟 文\图)日前,记者从商洛市有关部门获悉,2020年薛晓东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商洛学院引进。自踏入商洛起,他便全身心投入思考,怎样把自身专业知识巧妙融入当地农业发展,一心探寻一条 “专业 + 产业” 的特色发展路径,只为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凭借扎实的学识和多年扎根地方的宝贵经验,他已逐步构建起一套切实可靠的乡村振兴新方法,为这片土地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与活力。

在每年的2月至3月,商洛市常常是雪花与雨滴接力挥洒,时而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转瞬便化作淅淅沥沥的雨丝,使得道路易睹难行,出行极为不便。

然而,恶劣的天气并未阻挡薛老师忆农助农的脚步。为了深入了解当地农业的真实状况,他常常将山间雪天路滑的危险抛诸脑后,毅然驱车前往派驻村。一到村里,他便马不停蹄地与当地村民、村干部等取得联系,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村里的农业发展现状。在考察过程中,他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及时发现并详实记录下村子在发展进程中遭遇的各类问题。薛老师留意到,农民在种植时面临着诸多难题:山林树木繁多,导致机械化耕作难以大面积铺开;经济产业种类稀少,严重制约了发展步伐。针对这些实际情况,他充分考量当地的生态环境,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提出了引种天麻、金银花、五味子等中药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创新思路。他坚信,只有因地制宜,才能真正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不仅如此,为了确保这些技术能够切实落地,他亲自下地示范操作,从种苗的选择到种植的深度、间距,每一个步骤都耐心讲解、亲自演示,只为让农民们能够真正掌握技术,让科技方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商洛市,丹凤县堪称天麻种植的核心区域,其天麻栽培规模持续扩张,从最初的 4000 多亩迅猛增长至如今的 2 万多亩。目前,全县以天麻为主导的全产业链总产值已飙升至 8.9 亿元,成果惠及 130 多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 2 万多农户,平均每户增收超过 5 万元。在这一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峦庄镇良种天麻产业园担当起产业发展的龙头重任。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该产业园汇聚了以薛老师为代表的众多博士人才,他们的加入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与此同时,以薛老师为骨干的博士科研工作站也在此落地生根,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在五味子种植技术上,以薛老师为代表的专业团队积极投身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他们精心钻研出五味子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涵盖了“五味子栽培、配方施肥、精细灌溉、地膜覆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关键环节。为了让当地种植户更好地掌握这些技术,团队成员不辞辛劳,耐心细致地讲解技术要点,还组织种植户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帮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操作流程。不仅如此,团队还对五味子生长状况以及种植土地进行了全面检测,甚至自掏腰包,将部分土壤样品送去专业机构进行分析,以此确保当地土地条件符合五味子的生长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应用,这些技术成效显著,五味子的成活率大幅提升,赢得了村领导和村民们的高度赞誉,也收获了农民们的一致好评,为当地五味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薛老师自2020年入职商洛学院以来,先后获得优秀班主任、秦岭生态环保学者、根植地方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身为科技特派员,薛老师深切体悟到自身责任之重,常常在学校与派驻村之间来回奔波,不知疲倦。他一心扑在提升当地农业发展水平的事业上,矢志不渝地为乡村振兴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薛老师默默坚守,始终秉持着勤恳敬业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建设之中。他致力于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立下了汗马功劳。面对乡村振兴这一宏伟目标,他竭尽全力,只为将那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从蓝图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千村走向未来,万村共奔小康。洛水源头,秦岭脚下,沃野田畴生机勃勃,让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把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自身才华,无私地挥洒在这片热土之上,让一个个村庄旧貌换新颜,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