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新闻  >  正文

知难而进抓工作 夯实基础迎评估——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侧记(评建工作大家谈之二)

作者:李超 发布时间:2015-02-01 点击数量:

我校2006年2月升本获批,同年9月首批本科生入校,2008年系部调整,设立了十系两部,2010年5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同年7月首批本科生毕业,2011年起成为省市共建高校,提出了走内涵式发展和转型发展之路。经过近年来的改革发展,我校提出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办学定位更加明晰,奋斗目标更加坚定,2014年机构改革,成立了10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同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各专科专业从2014年开始不再招生。目前,学校共有文理工管等8个学科门类、31个本科专业,本科毕业生已近万人,考研率连续稳步上升,在教学、科研、实践等领域获得各类省级及其以上表彰奖励百余项。

这一系列数据有力地证明了我校已完成了升本时确定的“尽快实现由专、本科教育并存向本科教育为主转变,学科专业结构由师范性向多科性转变,按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即“两个转变、一个顺利通过” )目标之“两个转变”。当前,全校上下正在齐心协力、同心同德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即目标之二——“一个顺利通过”。

合格评估是系统工程、全面考评,任何细小环节的工作,都需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来不得一丝疏忽大意,不允许打半点折扣。评估共有39个观测点,各个部门承担涉及每个观测点相关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从2013年10月9日学校正式全面启动迎评工作以来,全校上下首先统一思想,做到认识到位;正视困难,做到信心到位;转变作风,做到担当作为;注重质量,保证执行到位;狠抓落实,做到措施到位,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投入到具体的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之中。

教学合格评估,制度建设是保障。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原有的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对亟需而尚未成文的制度从零开始进行制定。经过相关部门、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多次论证并数易其稿,《商洛学院教学管理规程》及时出台。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依据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及教育教学管理发展趋势,力求出台的制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战略前瞻性。其间一些制度经过废改立,以适应各种新形势、新变化。事实证明,《规程》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在本科的高度上不断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真正实现教学工作在学院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而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养合格人才,方案计划是关键。在升本之初,学校在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通过10多次走出去,了解周边省区同类院校的实际情况,展开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市场调研;10多次请进来,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以座谈、论证等形式,广泛征求、积极吸纳专家意见与建议;结合我校的办学历史和自身特点以及办学经验,进行科学论证,遵循“科学性、前瞻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按照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规格,确定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学校办学及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学校在2009年按照“文理交融,注重实践,强化素质,塑造形象”的人才培养理念对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重新修订,重点突出五个方面的特点:1)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提高实践学分在总学分所占的比重;2)逐步形成并最终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3)优化课程结构,从人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将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整合优化相应的课程模块;4)加强人文-科学素质融合与渗透,规定所有本科专业学生必须选修相应学分的全校通识选修课程;5)推行学年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2012年进行了修订,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制定了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初步凸显“应用型”特点:本着以现有课程体系为基础,进一步明晰各类课程的功能,优化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验课、通识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合理调减不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内容,避免多头开设内容相同或接近的课程内容。继续完善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要进一步整合实验课程的实验项目,在充分论证和认定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依据培养方案明确各专业培养目标、规格,从政治方向、知识、能力、人格和身心等方面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从满足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要求及课程管理运行实际需要出发,制订和规范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练习、辅导与答疑、考试与考查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明确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2014年,本着“突出应用、强调能力”的原则对2012版培养方案进行了微调,通过调研修订、专家论证、审核验收、完善定稿等步骤,在统筹规划、符合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验课程、认知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综合实训、金工实习、综合(生产、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加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要求,为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

迎接合格评估,日常工作是基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当前一段时期内全校工作的核心。教务处工作人员面对头绪多、任务重、工作量大的实际,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从三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36问》及学校关于教学合格评估的相关规章制度,做到件件工作有指导思想、有规划设计、有总结整改,尽量少返工、不走弯路。二是按照相关指标体系和观测点的要求和每个人的工作实际,在统一安排协调的基础上“认领工作任务”,做到每一个指标体系、每一个观测点都有一人主要负责,其他人员全力配合,使每项工作具体落实到人。所有工作人员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进行相关材料、数据的搜集整理,遇到问题共商解决。三是紧密配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教学部做好评估相关数据搜集、资料整理等方面的工作。在做好评估资料搜集整理的同时,各职能部门全力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总而言之,近一段时间以来,全校上下人人都在“弹钢琴”,人人都在享受评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评估路漫漫,合格靠大家。迎接评估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所有商洛学院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功夫下在平时、规范做在平常,有了长期的点滴之积累,才能确保面对合格评估做到心中有底,胸有成竹,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学校各项事业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