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新闻>>综合新闻>>正文

省市共建助推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6-04-25 18:57 鱼小强    (点击数:)

2011年7月5日,对商洛学院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陕西省教育厅和商洛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商洛学院协议,共同加大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5年来,省教育厅每年下拨专项资金,支持我校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学科专业和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大力支持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商洛市政府把学校发展作为商洛市“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支持我校人才培养工作,支持我校建设与商洛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科研平台,对学校教学、科研建设予以政策支持。

5年来,全校师生以省市领导的关怀为鞭策,以省市共建为契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大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5年来,学校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内涵式发展,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师资队伍结构,规范本科教学工作、服务商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就,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按照省市共建商洛学院协议签字仪式上省、厅、市领导的讲话要求,学校党委经过深入调研、讨论,提出了“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围绕这一定位,学校上下就“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历史命题开展了大讨论,在讨论中逐步明晰了应用型大学的内涵、特征、要求和路径选择。在实践中,学校紧扣应用型大学服务面向地方性、区域性或者行业性的特征,凝练打造出“秦岭现代中药资源和绿色食品开发利用,秦岭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贾平凹研究、秦岭画派等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为主要方向的办学特色。

——跻身应用型高校转型首批试点。2014年12月15日,陕西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2014-2020年)(试行)〉的通知》,我校成功入选,成为陕西省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学校随之制定了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转型的主要内容是办学理念和定位、结构调整、内涵发展和教师队伍转变,要在体现地方性、应用性上下功夫”的转型思路,提出了“学校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校企、校地、校政合作;培养双师型人才;开放办学;完善实训、实验、实践体系;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型路径,以及“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主导产业对接问题,本科教育体系与就业市场衔接问题,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实践教学与产学研合作问题,师资队伍结构与服务地方能力问题”等转型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2015年,学校派出领导干部及教师参加各类转型发展研讨会议89人次;承办“中国·中西部大学校长论坛——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实践经验分享会”;以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题,召开了2015年教育教学研讨会暨教学工作会。学校还设立转型发展专项经费,支持相关专业开展转型试点研究与实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涵及途径研究》获得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立项。2015年12月,学校接受了陕西省教育部门普通高校转型发展试点评估。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转型发展工作充分肯定,给予了“转型发展工作信念坚定、措施得力、推进顺利、效果明显”的评价。

——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学校积极实施双聘院士、丹江学者、客座教授、百名博士计划、双百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学术骨干等十大人才工程,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人才结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不断优化。5年来,学校新增教师209人(其中博士63人),新增高级职称人员58人,其中引进和晋升二、三级教授3人。

——本科教学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学校逐步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发展与地方主导产业关系密切的相关工科和管理类专业,与商洛地方主导产业做到了有机衔接。大力加强本科教学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科教学规范化程度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5年来共新增15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总数达到36个;获批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8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0项,获省政府教学成果奖3项。建成12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2个教育实习基地。2015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取得的本科教学工作成绩受到专家好评。

——打造服务地方的科研平台。在省教育厅、科技厅的支持下,学校联合商洛市有关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重点企业建成了“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生物学优势学科3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从2011年起,学校专门设立了“商洛学院服务地方专项科研计划”。目前学校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中,有53%是与商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直接相关的项目,其科研经费占到学校科研经费总额的70.5%。

——学生工作迈上新台阶。学校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三早一晚”和“学风示范”工程为抓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思想政治育人理念。学校招生地域覆盖27个省(市、自治区),本科就业率平均达到90%以上,考研上线率达到14%以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对外合作交流开创新局面。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国内23所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开展合作;积极参与组建陕西地方高校联盟和汉江流域大学联盟,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交流,先后与英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台湾等4个国家、地区的10所高校或学术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管理干部国(境)外培训、教师出国(境)进修、学生留学提供了良好平台。

——服务商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学校积极融入商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合作共赢。与商州区人民政府、丹凤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商洛市气象局、商洛市供电局、商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企事业单位签定了合作协议,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基地;与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联合成立了陕南发展研究院和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秦巴山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发起院校之一,与湖北、河南、陕西三省12所高校联合成立了汉江流域大学联盟。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及“阳光工程”等项目,培训多个行业从业人员9895人,促进了商洛地区学习型社会建设;完成商洛市镇安县回龙镇和坪村对口扶贫阶段任务;选派32名具有高职称骨干教师赴商洛市所属企业和科技示范村担任首席工程师、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建成“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等3个大型展室;以生物学省级优势学科为平台,利用本地资源联合企业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丹参饮片、金银花茶、果酒等系列产品;培育出3个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200多万亩,增加农民收入3亿多元。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在北新街校区新征143亩土地,建设教学综合大楼和学生公寓;北新街校区修建性详规通过商洛市规划局核准,建成晨曦园、莘子园、运动景观平台等多处景观,打通图书馆前及东西两院“两个通道”,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在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开辟丹江校区,实现了教学科研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融合。目前,北新街校区、丹江校区、张村校区三校区按不同功能区划完成学校层面的设计。

站在“十三五”新的起点上,我校贯彻落实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精神,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争创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今年起,学校将大力实施服务地方能力提升工程,扎实开展根植地方行动计划。商洛学院人正迈着坚定自信的步伐,走在争创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征途上。

我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让商洛学院这张镶嵌于商洛大地上的金色名片闪闪发光,让这道飘扬在丹江河畔上空的亮丽的风景线更靓更长,为商洛城市社会品质提升、为商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上一条:我校召开2016年国有资产清查及产权登记工作会
下一条:商洛市首届“足协杯”足球赛在我校举行
关闭窗口

分享到:0

陕西省商洛市北新街10号   邮政编码:726000

0914-2312156

版权所有 2017 商洛学院     陕ICP备17012126    陕公网安备6110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