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我校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张博老师带领学生科普志愿者走进商洛市小学,开展“守护蓝天精灵”爱鸟科普宣传专项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科普讲解、互动展览等形式,为18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科学盛宴,在轻松氛围中播下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种子。

张博老师以亲身经历为线索,通过三个故事串联,带领同学们走进商洛本土鸟类的世界。他从“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讲起,介绍其生物学习性的同时分享野外跟踪调查的故事,让同学们在感受物种珍稀性的同时,意识到鸟类保护的紧迫性。随后,他将焦点转向“孤寂的伪装大师”——鹮嘴鹬,生动讲解其独特的伪装本领,使专业知识变得直观有趣。接着讲述了救助红腹锦鸡的趣闻,播放放生后红腹锦鸡飞奔而去的场景,同学们啧啧称奇,纷纷表示“从没见过跑得这么快的鸟儿”。故事中蕴含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让保护野生动物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可触可感的生命教育。最后,张老师以这些鸟类为例,通俗易懂地讲解了“候鸟、留鸟、旅鸟”等居留类型,完善了学生的鸟类知识体系,深刻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绚丽与脆弱,呼吁同学们敬畏自然、热爱生命、保护鸟类、守护绿水青山。

课堂讲解之后,“秦小商”生态科普志愿服务队策划的鸟类保护科普展吸引了众多目光。展板系统展示了红尾水鸲、绿头鸭等二十余种商洛代表性鸟类,每种均配有高清照片和科普二维码,学生扫码即可了解其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知识。同学们或驻足辨识,或交流观察体验,在互动中深化了对本土鸟类的认知。“拾趣标本工坊”带来的蝶蛾标本展也备受关注。四十余种本土蝶蛾标本组成一个微缩的“昆虫宝库”,学生们兴奋地讨论“我见过这只蝴蝶!”“标本是怎么制作的?”,在近距离观察中感受生物多样性的真实与美丽。现场的体验式学习观展,在潜移默化中植入了尊重生命、守护自然的理念。

作为商洛市“守护蓝天精灵”爱鸟科普宣传专项活动的首场活动,本次科普宣传通过多元化课程与沉浸式体验,将鸟类生态保护理念精准送入校园,点燃了青少年对于鸟类和本土动物的好奇心,培厚了商洛地区秦岭生态文明的土壤,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注入了鲜活的动力。接下来,我校爱鸟科普志愿宣传团队还将继续开展多场鸟类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以及观鸟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营造爱鸟护鸟的良好氛围。
(文/图 生物学院 编辑/王鹏举 审核/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