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学术预告  >  正文

人文学院2025年学术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5-04-14 点击数量:

时间:星期一 2025年4月14日16:00

地点:北新街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主持人:张文诺

参会人员:人文学院师生代表,其他对讲座感兴趣的师生

报告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的三个层次》《唐诗之路的意义》

报告人简介:

陈建森,男,文学博士,1957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岭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重大项目语文专家,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理事,中国诗教学会理事。1980年代始,先后在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师从安旗教授、吴国钦教授、陈铁民教授研治中国古代诗文和戏曲。先后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元杂剧演述形态研究》《戏曲与娱乐》《宋元戏曲本体论》等著作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宋元戏曲本体论》获广东省2013—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唐宋文学研究、中国戏曲研究两个领域。

卢盛江,江西南康人,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魏晋六朝至唐代文学及古代文论的教学与研究。曾在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任韩国济州大学客员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现为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常务理事。所著四卷本《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二卷本《文镜秘府论研究》分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和二等奖,三卷本《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修订本)获“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另出版有《文镜秘府论校笺》《集部通论》《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等著作,在《文学评论》等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目前从事唐诗之路研究。

主讲内容

一、《古代诗歌鉴赏的三个层次》

1.怎样阅读古代诗词?

2.文章鉴赏的一般原理方法;

3.古代诗词欣赏的三个层次。

二、《唐诗之路的意义》

唐诗之路意义深远,在文化、学术等多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在文化层面,唐诗之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唐代诗人在游历中把诗歌和文化带到各地,后人通过了解相关地理、地貌、地域及其文化,能更真切地理解诗歌;学术上,唐诗之路是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全国各条诗路研究不平衡,诗路基础性的文献整理还有大量工作可做,其理论性问题也需要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