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新闻  >  正文

科学引领内涵发展 攻坚克难迎评促建(“评建工作大家谈”系列之十四)

作者:黄元英 王正良 发布时间:2015-03-27 点击数量:

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是对我校办学水平的大检阅,对我校教学质量的大考验,也是促进我校全面发展的大机遇。二级学院是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阵地,也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建设成效的展示窗口,在学校功能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位置,要落实学校的规划部署、呼应学校的办学定位、支撑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合格评估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的关键作用。现在,时间只有月余,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只有敢于担当,全力拼搏,才能完成任务,不辱使命。

第一、统一思想,全员参与,为推动评建工作凝心聚力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对学校工作全方位的立体评估,人人是评估对象,事事是评估内容,处处是评估指标。评估无小事,评估无闲人。所以,必须全面发动,全员参与,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把大家的思想和力量集中到评建工作上。首先,我们要用理想激励凝心聚力。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发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耐受力,相当于激励前的4倍。实践证明,越是攻坚克难的时刻越需要理想的引领和凝聚。有理想才能有破解难题的思路,有思路才能有举重若轻的智慧,有智慧才能有引领不折腾,有引领才能有合力不分心;其次,我们要用标准引领凝心聚力。标准(指标体系)是规范和规律的体现。应用型人才的的培养、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都是有规律有规则的。眼下,要对评估指标再学习、再领回,做到真懂真用。这样,可以就自觉自信的把关注聚焦在评建上、把精力倾注在实干上、把激情绽放在岗位上、把本领展现在成绩上。对评估的感受,就会由最初畏惧评估、后来重视评估,变化为享受评估、感恩评估。

第二、勇于担当,全力以赴,为实现评建指标不遗余力

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虽然分层级、全覆盖,但是二级学院师生的任务是有重点的。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好教学活动,遵循教育教学规范健全教学文件,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搞好学风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建设,这就是担当,这就是合格。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具体任务、都有神圣的责任,要算好时间帐,制定任务表, “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每一位师生都清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人人为评估操心、人人为评估流汗、人人为评估负责,人人为评估贡献;其次,对照教育部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评估专家指出的问题,找原因,拿措施,见行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不仅是评估学校,更是评估师生,全体师生和教职员工一个不能缺少,一个不能掉队,有道是“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里”。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特别顾大局、特别讲奉献的精神,勇敢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扎扎实实地把评建各项工作任务做实、做细、做到位,为实现评估指标不遗余力。

第三、以评促建,全面提升,为专业内涵发展蓄势发力

深刻领会、认真践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字方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眼前应付,不当功利之徒,切实把迎评工作看做推进专业建设内涵发展的难得机遇,着眼长远发展,建立长效机制,把专业建设引领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内涵发展就是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特色发展主要是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特色发展决定专业建设水平的高度和社会可见度;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和谋划工作的前瞻性,可持续发展决定专业建设增收期的长度和市场认可度;协调发展主要是学科与学科的协调发展、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事业与民生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决定专业建设未来道路的宽度和综合满意度。结合评建工作,“以评促建”就是要实现专业建设的“长”、“宽”、“高”及其“社会可见度”、“市场认可度”和“综合满意度”的内涵发展“三度”追求。这就需要我们迎评促建的全方位努力,领导班子引领有方向,建设有目标,改革有思路,推进有力度,团队引领服务有核心;广大教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站稳讲台,教书育人,教育教学质量有保障;广大学生品行端正,文明向上,学风浓厚,学有所得,人才培养质量有口碑。通过迎评促建,使我们的管理更规范,服务更到位,教学更有效,人才更优秀,专业特色更鲜亮,师生精神更振奋,从而使专业建设在规模、结构、质量和特色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健康发展,这正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导向和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