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适应评估要求“新常态”(“评建工作大家谈”系列之十)

作者:鱼小强 发布时间:2015-03-18 点击数量:

去年以来,“新常态”一词频频见诸于媒体报道和百姓话语当中,“新常态”主要指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即经济发展速度适当减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经济要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也要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新常态”。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完善质量监控,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指向是高度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评估的要求也是一种“新常态”。

适应评估要求“新常态”,首先要强化质量意识。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关乎学校的社会声誉、招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关乎学校的生存发展,也关乎每个教职工的职业发展和前途命运。人人都要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从自身做起,把好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每一关,特别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精而愈求其精,备而愈求其备,绝不能有任何的马虎大意。

适应评估要求“新常态”,其次要坚持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涵盖人才培养的全进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质量体系。在教学工作中,每个教师都要积极主动地学习质量标准,遵循质量标准,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开展教学活动,开展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以每个人工作的高标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

适应评估要求“新常态”,最后要加强质量监控。质量监控是提高质量的有效手段,要把组织层面的监督检查、教师自身检查反思以及教师之间的相互检查评议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有效监控;要按照“PDCA”循环理论,注重监控的闭环和监控的反馈,并使质量监控和质量管理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促进教学质量循环上升,从而达到 “以评促建”的目的。